当前位置: 首页 > 张恩丰2023 > 本市信息 > 以研究的视角看研究——记张恩丰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5次活动

以研究的视角看研究——记张恩丰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5次活动

浏览量:15|发表日期:2025-06-30|来自:

以研究的视角看研究——记张恩丰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5次活动

 

 

2025628日下午,温州市张恩丰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5次活动在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张恩丰老师的《“四化:高中思政课‘学科任务’实施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为例,就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指导。活动特邀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凌华君主任、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吴立建院长、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李乐安主任莅临指导,课题组成员及部分相关子课题负责人参会,共商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之路。

 


 

 

 

 

 

 

环节一:课题研究论证阐述


课题负责人张恩丰老师深入剖析了基于课程标准要求、高考评价导向及“四翼”的考查要求,指出教学现存重知识、轻经历等问题,明确育人方向。

在实施方向上,从学科本质与任务出发,结合现有研究,提出探索“情境浸润 - 问题设计 - 活动实施 - 评价反馈”的思政学科任务实施全流程策略,涵盖具化生活情境、转化问题内容、细化活动设计、活化评价反馈等内容,同时合理安排时间,力求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政教学体系。

   张老师还提出了研究中的困惑,如如何精准聚焦问题、细化操作流程等,期待专家指导。

  


 

环节二:专家点评与建议

与会专家对课题的实践价值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吴立建院长指出,思政课研究需进一步进一步厘清“四化”内在逻辑,建议增设副标题以缩小研究范围,增强可操作性。


 

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李乐安主任强调研究要具前瞻性,明确文献研究目的,对比全国同类研究同时要关注自身研究贡献,避免概念泛化,将“学科任务”融入思政大课堂。还对表述方式、环节设计、评价数据采集等提出优化建议,将专业指标转化为可观察的外显行为描述,减轻教师实操负担。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凌华君主任则提出:

1.明晰概念边界:需区分“学科任务”与“学科实践”,建议参考课标中“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等能力要求,明确其教学形态。 

2. 聚焦素养目标:以素养落实为导向,探索“学科任务”在课堂中的具体载体,避免研究形式化。 

 


 

环节三:学员交流

围绕专家的分析和建议,工作室学员再次研读课题方案,就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路径和预期成果等展开深入的探讨,初步梳理了后续研究需要思考和调整的相关问题。

本次活动通过对课题研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讨,为学员更好把握课题研究提供示范,也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课题组将结合专家建议,进一步厘清核心概念、优化研究框架,力争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可推广的实践策略。工作室也将基于学员各自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指导,促进共同赋能,共同成长。

撰文:朱秀霞

摄影:朱秀霞

20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