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锦簇五月天,且思且行话德育
——记温州市陈琳茜“名师送教”工作室第28次活动
绿树浓阴夏日漫长,满架蔷薇一院芳香。2023年5月18日,温州市陈琳茜“名师送教”团队在陈琳茜导师的带领下,学员们怀着满腔的期待齐聚永嘉枫林福和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培训研讨活动。

李跃利校长热情致辞
本次研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座、上课、说课、互动点评、导师专题讲座等。参与本次线下学习研讨活动的有温州市陈琳茜“名师送教”工作室全体学员和鹿城区陈琳茜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学员。
班会课展示
章茜茜老师带来了《妈妈,我爱你》班会课展示。章老师的这节课从“知母爱之情”、“思母爱之情”“践母爱之行”“延母爱之途”四大板块唤醒了学生对母亲的那份真切的爱。


林婷婷老师的《节约最流行,光盘最时尚》班会课,从观看照片,唤醒学生珍惜;了解过程,体会劳动不易;聆听故事,忆名人勤俭故事;反思自我,付诸行动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本节课旨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逐步继承光盘的优良美德。


说课展示
陈老师通过阐述《整理书包,我有秘诀》的说课过程,向我们演示了说课环节:说活动背景;说活动目标及重难点;说活动准备及形式;说活动过程及设计意图;说板书设计;说活动思考。陈老师的说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重理论支撑,为学员们如何说好上好一节课,做了很好的示范。

精彩观点分享
谷紫佩老师做了题为《管理班级小妙招》的观点分享。谷老师借助五个妙招助力小班化班级管理。通过团队建设,让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一个团队,相互督促,共同进步,让每个孩子从被管理者到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从他律到自律。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中,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朱海跃以《谈班级建设中的问题生转换的实践与思考》为题,通过赢好感,建责任;立规则,有秩序;找亮点,说“反话”;归属感,有力量;成就感,助成长;冷处理,借力发力等六大举措,用班主任的爱心充分点亮问题生的心灯。朱老师让问题生心中有暖,眼中有爱,让问题生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导师专题引领
导师陈琳茜点评了每位学员的观点和每节课例。她强调班会课的设计首先得尊重学情、了解学情,依据实际学情为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而“量班定制”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对于观点分享的呈现,应该遵循“十步法”,这也是形成带班方略和带班风格的关键。

陈导师还带来专题讲座《互动与合力:家校共育的“微”视角》。陈老师从“初识——相知——熟稔——灵犀”四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家校社共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同时,陈导师还带来最新的话题分享,从动态,到调查,再声音,谈观点,到域外,特意指出家校社共育已成为德育人共同研究的话题和方向。

学员心得体验
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学习的心情尤为愉快。伙伴们带来的能量满满——讲座、上课、说课、互动评课,让我收获满满。
收获一:班级管理要得法。谷紫佩老师的举措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团队建设,让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一个团队,相互督促,共同进步。朱海跃老师关注问题生的转变。通过赢好感,建责任;立规则,有秩序;找亮点,说“反话”;归属感,有力量;成就感,助成长;还有冷处理,借力发力等环节用心用爱点亮问题生眼中的小星星。让我感受到一个班主任爱的力量。
收获二:课堂体验很有用。听了两节课后,通过陈琳茜老师的精准点评,更让我明确,一堂好的班会课要建立在一个课堂体验上。根据班情设计体验环节,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和收获。
总之,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感谢陈琳茜老师每一次的活动安排。(陈乐曼)
5月18日,我们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再次汇聚在永嘉枫林福和希望小学,开启一天的学习模式。活动内容精彩纷呈,活动形式多样。在听陈老师讲座时,当我听到成长有节律,满满仪式感这部分时,特别令我有感悟:
大部分的家长似乎都不注意仪式感,他们觉得孩子在学校里只要把学习这件事情做好了,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是有大关系的。孩子只知道闷头学习,不知道大人的劳累和辛苦,在学习上一遇上难的事情他们都选择丢给家长,久而久之连学习这件事情他们也会做不好的。(潘霞霞)
说课是教师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更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功之一。
陈冬勤老师带来的说课演示,让我学习颇多。陈老师的说课条理清晰、注重理论支撑,帮助我理清了说课的思路、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大大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践出真知。班会课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才能成为照亮学生的那盏明灯。很荣幸能在陈琳茜导师的带领下,继续潜心研究,育德启智、共同成长。(林婷婷)
2023年5月18日,有幸参加有温州市陈琳茜“名师送教”工作室第28次活动。林婷婷老师设计的班会课,活动丰富,通过现场体验一分钟插秧感悟农民伯伯的辛苦。创设情景剧食堂浪费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不挑食、不浪费,从节约粮食升华至节约各种资源。
陈琳茜导师的讲座《互动与合力:家校共育的“微”视角》提出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犯错误不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在评判他们所犯错误时,还要充分考虑他们还不是完全道德主体这一基本事实。这让我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思考,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应该及时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将错误智慧转换为学生成长的机会。(谷紫佩)
5月18早晨,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草叶的清香,我们“名师送教”团队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再一次汇聚在永嘉枫林福和希望小学,开启满满一天的充电模式。当天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干货满满。
很多时候,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火花就产生了。谷紫佩老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小而优的小班化管理的举措。从能力分组,职责分工到指定公约,量化规则;自学合作,多元评价;组内结对,你追我敢;最后的角色定位,协调促进,评价机制做的非常细致,老师的扶和放呈梯度进行,非常有想法。班会课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体验。有体验才有感悟,有感悟才会引起行为的改变。婷婷老师的《节约最流行,光盘最时尚》中的让孩子们体验大米的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插秧”环节,孩子纷纷感叹一粒小小的米。我想这就是让“体验”来说话。冬勤老师带来的说课-《整理书包》,着实精致,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导师陈琳茜老师针对这几节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学员们眼前一亮,受益匪浅。陈老师带来的《互动与合力:家校共育“微”视觉》给了我们全新的触动——“初识、相知、熟稔、灵犀”,螺旋上升,有目标有梯度,引起了我们深度思考。家校社共育话题也将成为我下一个研究的课题。(朱海跃)

本次线下学习活动充分激发了学员们对学识的学习力与对专业的思考力,学员们将在陈琳茜导师的带领下,怀揣梦想与热忱继续前行。愿我们相聚有时,思考不停,学习不止。